原创 Anshuan Mehta
前言:在目前的加密世界,最流行的估值模型是MV=PQ,它源于传统的货币理论。不过作者认为直接套用MV=PQ会有问题。因为在加密网络中用法币计价有天然缺陷。从蓝狐笔记角度,目前整个加密世界估值模型跟区块链一样都处于非常早期的摸索阶段,但一定会有更好的估值模型。本文作者是Anshuan
Mehta和 Brian Koralewski,由蓝狐笔记社群“李熙和”翻译。
*
*
接上一篇《**MV=PQ?它真的适用于加密世界的估值吗?(一)》
*
*
印钞还要继续吗?
从理论上说,当经济恢复,信心回归时,货币流通速度应该会回到危机之前的水平。
\
在这个时刻,量化宽松的措施应该停止。否则,货币总量M继续上升,Q或P中的一个,或者两者一起,需要提升来保持等式平衡。
虽然提高货币总量M总体上说促进了投资行为,我们最终希望的还是商品总量Q也增加,这是结构性的变化,需要一些时间。更可能的是P的快速提高,也就是恶性通胀,自从量化宽松诞生后就有人一直警告我们提防这种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流通速度V并不容易被直接测量。所以随着GDP增长恢复,央行有可能会降低货币总量M并观察这一举动对GDP的影响,然后得出流通速度V。如有需要,他们会进一步降低M并重复观察V的变化。这都是因为V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得出的指标——我们只能用GDP增速和货币供应量M算出V(V=PQ/M)。
加密货币中的**MV=PQ**
** **
显然,MV=PQ有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它发生在货币总量、GDP和对投资者、消费者和储蓄者的经济刺激之间。
但是要理解这个等式是如何被用于加密货币估值的,我们必须忘掉所有上面**这些**讲到的复杂的经济关系。
在加密货币中,MV=PQ通常用来确定token目标价格(target** price),市场容量,市值,甚至是**dApp和协议网络**的**估值。
通过使用优雅的原生token的分布式网络框架,Chris Burniske构建了一个用于token估值的模型。
他的基本假设是:网络或者协议每年所生成的收入是被token持有者赚取,而方式是通过向协议客户售卖token。换句话说,用预期的美元计价的收入P*Q,除以token供应量M得到流动速度V。这个结果被认为是目标价格,也就是这个加密货币的美元交易价格。
这是极其虚假的,有两个问题。
** **
一,
计算一个加密货币网络的收入P*Q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根本没有收入存在。(有人说交易收入也算收入,但是通过价格上涨而获得的交易收入并不能算数,因为这种收入本质上依赖类似庞氏骗局的机制,也就是必须不断有新人加入,新入的资金支撑起了所谓的“收入”)
二, 作者承认为了完成这个等式必须对V进行计算。不像之前的传统经济的案例中V是被算出来的,这里V是一个可以被估计的动态指标,然后再被用来计算M。
一个可以任意假设的V,一个可以在不考虑任何token模型和对token持有者进行经济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假设的变量V,就这样成为了这一类分析的标准。
就是这样。
MV=PQ**的循环**
** **
为了确定token的美元价格,我们需要用美元估计P*Q。从逻辑上说这是合理的——毕竟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用法币计价,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使用美元的用户仍然会用美元等值价格来分析自己的竞争对手。交易仍用美元进行,市场依然用美元衡量。
因此,等式MV=PQ的右边是美元了。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并会揭示这一切的前因后果。
** **
我们先回到尼日利亚的例子。
尼日利亚的经济用尼日利亚奈拉衡量。M和P*Q都是奈拉。因此V就是奈拉在尼日利亚经济中的流通速度。
注意到什么了吗?
** **
在尼日利亚这个案例中的MV=PQ,所有的这些变量都是用奈拉衡量的。我们不可能使用MV=PQ这个等式去计算奈拉**的**美元目标价格。**也就是NGN/USD的外汇汇率。**
**
**
但不知何故,大多数MV=PQ加密货币价格的计算者就是这么计算加密货币和美元兑换价格的。为什么?
比如,计算者假设他的初创公司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相当于有一定的美元价值。
所以我们这就已经**开始**用美元**来**计算加密货币网络的收入了。
** **
但是这个协议有自己的token,就像比特币或filecoin那样的token。为了使用网络,人们必须购买token。而为了购买token,你必须使用美元,按交易价格进行交易。
**
**
我们看看这其中的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分布式网络的收入竟然按token的交易量换算成美元后的结果来计算?而且之后又循环回来,使用这个计算出的美元计价的数字来确定交易的价(译者注:这里的原理是先得到一个Token对USD的交易价格初值,然后就可以算出美元收入,再用MV来除,得到目标token价格,接着再直接把目标价格当成输入的交易价格再次计算美元收入,从而让这个循环跑起来。)
这种循环在现实世界的例子中会出现吗?让我们探索一下。
OriginTrail
** **
OriginTrail是一个早期的分布式帐本供应链初创公司,他们有自己的token,叫做TRAC。为了使用他们的帐本,无论是向供应链写入数据或者获取数据,用户都需要使用TRAC。
\
假设一个TRAC可以购买1MB的数据。一年全球总共有100MB的数据。那么Origin Trail每年的收入(P*Q)是多少呢?
\
P*Q=100MB*1=100…100个什么?100TRAC
\
如果TRAC以1美元的价格被售卖怎么办?现在我们可以计算Origin Trail网络的美元收入了。
\
P*Q的美元价格=
100MB*1TRAC/MB*1USD/TRAC=100USD
\
很好,我们算出了美元的收入。但是,这个以美元计算的收入已经被算入到计算TRAC目标价格过程中去了。这意味着**确*定TRAC价格的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以美元计价的**P\Q,在计算这个价格的时候就已经使用TRA**C/USD的实际交换价格。*(译者注:也就是循环,用之前的价格来计算新的价格)。***
\
这是一个重要的结果,而这甚至对比特币都适用。结论是必然的:MV=PQ根本就不能被用来计算加密货币的目标价格。
**
**
使用MV=PQ对不同加密货币网络进行比较
\
你可能想说,我们不是整天用美元对不同国家GDP进行比较吗?也许存在着某种方式可以被用来比较不同的加密货币经济体?
\
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原生token计算P*Q,然后将它们按照年末的交易价格转换为美元。
\
并非如此
**
**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P*Q这一侧一开始就是用法币来计算的。
\
网络或者协议的效用将始终以链下的价值交换媒介来衡量(可能是提供服务的该地区法币)。该网络总是以法币来获得其在市场中的价值,而token的价格也与客户愿意为服务支付的价格大体无关。
\
这也就难怪了,这些加密货币的创造者允许将token分为很多更小的单位来方便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了。
**
**
MV=PQ在加密货币估值中的用例
\
所以,我们是否能用MV=PQ进行加密货币的估值?
**
**
不行,有关估值的都不行。
\
但是,我们可以把创业公司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能力理论化,该货币供应量基于观察到的流通速度V,它有助于管理服务的终端用户支付的实际价格。聪明的协议设计可以允许网络按需求自行发行或销毁token。
\
聪明的加密项目设计者可以密切观察流通速度V,以此监控分布式网络运行的健康程度。若V太低,不管是因为设计的原因,还是投资者错位,参与者和用户的激励措施,会推高token价格,但导致网络在商业上不可行。
\
然而这些计算非常困难,因为流通速度V是基于项目用户的采用度和token持有者们的激励,而这些无法提前了解。
\
另外,一个更有趣的问题出现了:越是成功的加密网络,其用户越多,它的token价值也越大。矛盾地是,这刺激了投机者和持有者囤积它们,而不是在去中心化平台中使用它们。
**
**
可以说,**一个去中心化网络的**现在的**成功**跟未来的成功是相悖的。
\
这个矛盾的根源在于用法币计价加密货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这么做甚至让我们怀疑对token的最初需求——**为何不直接用法币售卖服务**?
\
对于像比特币这样的数字代币,这种循环性并没有明确的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比特币有一个和它内在价值完全无关的交易价格。可能也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像投机或者避税这些因素抬高比特币价格,但这已经超出了单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范围。
\
值得注意的是,最优的token流通速度V很少在白皮书中被提及。BAT在他们的白皮书中提及了这一点。它们的论点是,基于token用户和持有者们之间的自然供需关系,最优的token流通速度V能够得到保证。也就是说,当“持有”比“使用”token更有利可图时,持有者们会选择囤积而不是使用,而用户会选择转向更便宜且提供相似服务的网络,这会导致token价格下跌,会让使用网络变得便宜。如此往复循环。
\
其他的一些网络,像Factom和BlosckEx的DAXT平台,则使用了一种专门的token销毁机制来确保囤积token和使用token之间的平衡。
**
**
结论
\
因此,可以发现这个十分流行的加密货币估值工具存在根本缺陷。MV=PQ是货币理论中的很好的方法,但也有它的使用范围。
\
在加密货币中使用MV=PQ估值,也许会产生和交易价格在同一个数量级的结果。但那需要对输入值进行很小心的选择,或仅仅只是因为巧合,而不是严格的智力推演。这就像是看到两个香蕉,十个橙子和五个苹果,然后就说:苹果=橙子/香蕉。这么做算术上是对的,但在科学上并不正确,对现实毫无意义。
*
*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构成投资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
通往区块链的新世界:关注“蓝狐笔记”区块链公众号:lanhubiji
或加入蓝狐笔记的知识星球:https://t.zsxq.com/iaQNnIq
#
MV=PQ?它真的适用于加密世界的估值吗?(二)
欢迎加入蓝狐笔记群微信:donnell008